为了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使院校及所院两级管理部门统一认识和协调配合,提高院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质量和数量,2012年11月26日下午,根据曹雪涛院长的指示精神,院校科技管理处组织召开了由各所院主管科研所院长、科研处长等负责人或代表参加的“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申报工作座谈会”。会议由詹启敏副院校长主持,曹雪涛院长出席并作重要指示,科技管理处再帕尔处长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类别以及近三年院校的基金项目情况,并就开展2013年基金申报工作布置了时间表。
曹雪涛院长强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国家支持基础研究的长期、稳定的主要资助渠道之一,是目前国内最具权威性、公正性和标志性的科学基金。近年来,基金委适应新的国内形势贯彻、强调三个侧重点,即“侧重基础、侧重前沿、侧重人才”,突显基金项目在培养基础研究前沿热点、新的学科增长点和人才培养链的作用,在提出新思想、新概念、引领学科发展、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显示科研导向等方面具有战略支撑意义。
近几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经费年增长额均超过30%,2012年财政拨款已经达到150亿元。曹雪涛院长强调,从今年起院校需要加强基金的组织申报工作,梳理全院的学科布局、凝练新的科学方向和增长点,推动原始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这是提高院校科研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渠道和工作“抓手”。要求各所院提前积极准备,通过单位摸底、内审与互评相结合、加强交叉合作、全程动态管理等手段切实落实基金的组织申报与管理工作,提高基金项目的申报数量和质量。这项工作应纳入院校科技创新系统效能评价的重要指标,基金申报数量和质量应成为所院长及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
院校科技管理处再帕尔处长介绍了基金的资助类别和院校近三年来基金申报及中标情况,并布置了2013年院校组织基金申报工作的时间进度表。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已形成了研究项目、人才项目、环境条件项目三个系列的科学基金资助格局。建立了面上、重点、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联合资助基金等多层次相互配合的研究项目系列;青年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连续资助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等完整的人才培养资助体系;完善了以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科普项目等专项构成的环境条件项目体系。尤其是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基金等的支持,能够实现对优秀人才的连续稳定支持,从而形成一个科研人才培养的完整链条。
近三年,院校每年申报基金数目和获资助项目数均有增长,平均资助率为24%-26%;其中2012年获资助项目数达245项,资助经费达到1.3亿元人民币。然而与其他重点医学院校,尤其与一些临床医疗单位的获得基金资助的数量与质量相比,我院还存在一定差距,发展速度缓慢。因此,需要所院进一步加强组织申报工作,故我院提升基金的申报数量和质量的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希望各所院要更加注重重点及重大项目的组织与交叉合作、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创新研究群体等项目的培育与组织工作。
詹启敏副院校长再次强调科学研究和科研管理体制组成是分进突破、互为犄角、浑然议题的两个重要范畴。要求科管队伍的组织与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和决策能力在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升,坚持对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和政策导向不移,努力提高沟通能力,加强与基金委相关部门的沟通。院校两级科技管理部门需要分工合作、协调互动,并依照时间表配合实施组织工作。各所院科技管理部门要摸清家底,帮助科研人员凝练方向,参与促进合作及协调工作。同时詹启敏副院校长指出一个单位的兴旺发达,不仅依靠领导的感召力,还必须制定一套有规可循、有法可依的规章制度保证。科技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学习和熟悉规章制度和条例政策,提高政策水平,增强管理能力。希望所院领导及管理部门与院校形成合力,宣传落实政策和制度的保障。
所院参会代表分别介绍了本所院的基金情况,就如何开展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申报工作开展了热烈讨论,并对院校层面及二级所院如何采取项目的互评与互促、交叉合作,2013年基金的组织工作和具体操作模式等提出了有益建议。
本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所院科研工作的重要地位。虽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目前的科技项目中经费数不是很高,但是在促进基础研究、发现新的学科增长点、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它是衡量科研机构科研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指标。全院要遵循“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的工作方针,必须统一认识、加强顶层设计、沟通信息、认真组织,并积极鼓励和促进所院间合作,从而确保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组织申报工作的顺利完成。会议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决定将在院校和二级所院按照项目类别分别组织基金项目的专家评审、内部评审或单位间的互评工作,并确定了2013年基金申报工作的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