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制课程

社会医学

 

课程学时:18学时

课程负责人:代涛研究员

课程介绍:课程共18学时,分6个单元进行,分别涉及社会医学相关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实践进展等几方面,具体包括社会医学概论与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因素与健康、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及卫生服务研究、生命质量评价与健康管理、社会卫生状况与社会卫生策略以及我国主要卫生问题分析与卫生改革等内容。

培养目标: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和基本任务,熟悉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使学生能树立新的健康观,建立“大卫生”的思维模式,以现代医学模式为指引,学会从社会医学的角度思考健康和疾病等问题,为将来的医疗卫生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程学时:45学时

课程负责人:任慧玲研究馆员

课程介绍:医学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为八年制医学生、护理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课程。以电子与网络文献信息、专业数据库、Internet医学文献信息的检索为重点,通过向学生讲授文献信息检索的基础知识、推介专业权威医学信息源及其内容特征,介绍信息组织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具备信息意识、锻炼医学文献信息检索、分析评价和利用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教学组以学生掌握综合运用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导,采用PBL教学思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该课程采用模块式教学规划,可对不同层级的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授课内容,受众面广,还可根据不同群体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组积极开展引导式、启发式及互动方式,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信息、信息素养、信息协作的认识,提升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该课程师资队伍构建合理,有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条件。

培养目标:培养医学生在临床医疗、医学科研实践不同情景中应用、完善和传输知识的能力,即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和多元智力,提高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医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能,使之能在未来的实践工作中有独立获取、评价和合理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继承前人的经验,创造出自己的科研成果。

 

研究生课程

卫生管理学

 

课程学时:40学时

课程负责人:代涛研究员

课程介绍:本课程面向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各种学科尤其是社会学科和管理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结合卫生领域的特点,对卫生管理与政策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进行系统、全面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学概述、管理职能、卫生计划与评价、区域卫生规划、卫生组织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卫生政策概论、卫生政策制定与分析、卫生政策执行与评价等。同时,结合案例分析及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围绕我国主要卫生问题,探讨卫生发展中的科学问题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主要内容和措施。

培养目标:使学生们掌握管理学和政策学的基本知识,熟悉卫生管理的研究思路与程序,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卫生领域特点,对当前的卫生问题和卫生政策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具备从事卫生事业相关的管理或研究工作的能力。

 

 

社会医学

 

课程学时:40学时

课程负责人:王芳研究员

课程介绍:课程共40学时,分10个单元进行,分别涉及社会医学相关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实践进展与应用等几方面,具体包括社会医学概论与医学模式转变、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社会因素与健康、社会医学研究方法、卫生服务研究、健康战略、初级卫生保健、慢性病防控、弱势人群照护、医患关系等内容。

培养目标:帮助学生熟悉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主要的研究方法,熟悉学科发展的最新进展,使学生能树立新的健康观,学会从社会医学的角度思考健康和疾病等问题,并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对卫生领域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建立比较规范的科研思维,为将来的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卫生经济学

 

课程学时:40学时

课程负责人:王小万教授

课程介绍:卫生经济学(Health Economics)起源上世纪60年代,主要的理论奠基者是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ennth Arrow 和Gary backe)。主要研究卫生服务领域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如卫生筹资,卫生服务市场的特点,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卫生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及评价等,是分析与评价卫生服务投入与产出、制定卫生政策和决策的有效工具,也是一门新的具有应用性的交叉学科。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卫生服务市场的特点;卫生筹资与支付方式;医师行为与卫生服务利用;医疗保险模式;医疗服务成本与价格机制;卫生经济分析与评价方法等。教学注重案例分析法、探究式学习法的运用,旨在让学生掌握卫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方法,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医学信息学

 

课程学时:40学时

课程负责人:代涛研究员

课程介绍: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管理、医疗保险、科学研究等医学领域。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是一门新兴的信息学与医学交叉学科。该学科主要研究和利用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处理生物医学数据、信息、知识的存储、组织、检索与优化等一系列医学信息管理任务,辅助医学领域的科研与实践,提高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可靠性。

培养目标:通过系统介绍医学信息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实践与前沿热点,使学生了解医学信息学的研究范畴、发展历程和前景,全面掌握医学信息学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核心技能。本课程借鉴国际知名医学信息学专业的教学大纲和主要教参,安排了以下8节教学内容:

1. 医学信息学概述

2. 医学信息资源

3. 医学信息处理:数据存储、互操作与信息交换

4. 医学知识组织:医学术语、标准与本体

5. 医学知识发现:数据挖掘、自然语言理解与模式识别

6. 临床决策支持理论与方法

7. 医学信息系统:成本效益、安全伦理问题

8. 前沿探讨与应用:大数据环境性下的医学信息学发展

 

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程学时:57学时

课程负责人:任慧玲研究馆员

课程介绍:本课程以电子与网络文献信息、专业数据库、Internet医学文献信息的检索为重点,系统介绍文献信息检索工具及其利用方法, 旨在培养学生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能力的方法学课程。学生在了解医学文献基本知识、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及基本原理基础上,熟悉并掌握各种医学及相关学科专业文献检索工具、数据库的特点和检索方法,以及网络医学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方法,结合研究生专业培养方向和研究领域,培养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其信息获取和信息利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资源来解决学术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目标:培养医学生在临床医疗、医学科研实践不同情景中应用、完善和传输知识的能力,即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和多元智力,提高医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医学生的信息意识,掌握文献信息检索的方法和技能,使之能在未来的实践工作中有独立获取、评价和合理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最大限度地继承前人的经验,创造出自己的科研成果。

 

医学情报学

 

课程学时:46学时

课程负责人:池慧研究员

课程介绍:课程共46学时,其中理论学习44学时,主要内容为医学情报学基础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基础理论部分系统讲授医学情报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研究方法和一般研究过程;实践部分主要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形式讲授医学情报学在临床医学、药学、医药产业和医学科技发展战略政策研究等各医学相关专业领域的实际应用。

培养目标: 通过基础理论学习,使学生较为系统地了解医学情报学的基本理论、主要研究方法和一般研究过程;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能够进一步掌握不同专业领域信息采集和分析、研究产出与转化的特点与主要方法,对情报研究的决策支撑作用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医学信息分析评价

 

课程学时:45学时

课程负责人:安新颖副研究员

课程介绍:医学信息分析评价课程以信息分析与情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在医学领域的综合应用为基本教学内容,在“教学做合一”思想的指导下,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教、导、助、督为辅”的实践教学要求。本课程设置六次基础理论方法课,并面向医学信息分析应用与实践开设四次专题讲座,同时辅以上机实践、小组讨论、期末案例汇报的多样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医学信息分析评价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目标: 本课程面向硕博士研究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医学信息分析的流程、方法和工具,信息素养得以提高,信息能力能够从传统单一的文献获取拓展到医学专业信息的获取、评价、处理和整合应用,在处理临床和科研过程中的信息分析问题时能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逻辑学

 

课程学时:36学时

课程负责人:池慧研究员、高东平副研究员

课程介绍:课程系统介绍医学概念、医学命题逻辑、医学词项逻辑、医学证明与反驳,以及常见的谬误等内容,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的进行推理,如何严谨的进行论证。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培养目标: 使学生全面掌握医学逻辑学关于医学概念、医学命题和医学研究中推理、论证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通过理论学习和案例实践,使学生掌握医学逻辑学提供的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综合分析大量材料,处理众多信息的能力。

 

医学知识组织

 

课程学时:40学时

课程负责人:钱庆研究员

课程介绍: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医学知识组织基础理论、应用实践和前沿讨论3个部分。其中,基础理论部分全面介绍医学知识组织的内涵、研究内容、相关理论与方法、发展历程与现状、研究热点和趋势,医学知识组织方法与技术,典型医学知识组织系统的内容、结构、功能及应用,基础、临床、药学和公众健康领域知识组织的主要方法、流程、关键技术与工具,医学文献信息和科学数据的知识组织方法、流程、关键技术与工具;应用实践部分进行国内外主流医学知识组织系统构建工具、医学知识处理与可视化工具的实践学习;前沿探讨部分结合国内外最新年度研究综述和报告,围绕医学知识组织系统构建与应用服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学习讨论。

培养目标: 使学生明确医学知识组织的基本概念、内涵和发展前景,熟悉医学领域典型的知识组织系统,掌握医学知识组织的主要方法与核心技术。

 

医学数据挖掘实用技术

 

课程学时:36学时

课程负责人:李姣副研究员

课程介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从医学数据采集、处理、组织、整合、挖掘等方面的数据挖掘实用技术,介绍数据科学家(Data Scientist)常用的数据挖掘工具,并利用这些工具,开展医学数据挖掘方面的实践探索。具体包括:医学数据挖掘的内涵、范畴、应用领域以及最新技术前沿;程序设计的基本逻辑思想,利用主流数学工具——R语言进行基本的数据操作、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形象的数据可视化等;异构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技术,将原始数据集转化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格式,对噪声数据进行清洗,非格式化数据和格式化数据的处理和信息提取策略;医学数据建模与挖掘实践,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知识表达技术,对电子病历非结构化文本、测序技术产生的基因序列数据等进行建模并开展数据挖掘实践;医学数据挖掘工具的设计与开发,实现数据应用产品的共享与部署。

培养目标: 使学生了解医学数据挖掘的内涵,全面掌握医学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解读的技能。